道田资讯

我的位置: 首页 > 道田资讯 > 行业动态

2024最新预测,植保市场风向如何?

发表于:2023-11-21 作者:小编

1.jpg

11月19日,第37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高峰论坛与信息发布会在湖南长沙举办。

2.jpg

一、绿色农药创制需多学科合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就《我国绿色农药发展情况及展望》进行了主题报告。

3.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

宋宝安表示,农药是现代农业中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武器”。自2018年以来,我国农药产量稳中有升,但农药使用量却逐年下降,2018年我国农药原药生产量为208.3万吨,农药使用量为26.83万吨,2021年农药原药生产量为249.8万吨,农药使用量为24.83万吨。过去5年,我国农药学科发展迅速,在创新成果、绿色农药新品种创制、科技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特别是2020年,我国农药出口量占全球出口总量的35.9%,创历史新高,与国外同行相比,绿色农药创新研究水平与世界同步。

我国绿色农药创制数量、销售规模还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此,宋宝安提出了两点对策建议。第一,我国农药创制的发展经历了“低效高毒一高效高毒—高效低毒一绿色农药”的发展过程,高效低风险化学调控剂、生物源农药、免疫诱抗剂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二,绿色农药要符合活性高、 选择性高、农作物无药害、无残留、制备工艺绿色的特点,未来绿色农药的创制不是单一学科能够完成的,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针对绿色农药创新的特殊性、复杂性和系统交叉性,同时考虑到农药产业现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宋宝安提出了未来5~10年绿色农药创新发展的两个研究重点。

1.是新型高效生物农药的创制及产业化技术。以活体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为有效成分创制安全高效的生物农药新品种,建立绿色高效、低成本、低污染制造工艺,创制安全高效、环境适应性强、持效期长的生物农药。

2.是绿色化学农药的创制及产业化技术。基于天然产物及化学小分子数据库,发展基于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新型农药分子骨架;发展基于靶标抗性预测的药物合理设计新方法,降低农药创制抗性和交互抗性的风险,创制高效、环境安全、绿色化学农药新产品。


二、不断提升农药管理和服务水平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所长黄修柱会上作了题为《农药登记助力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

4.jpg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所长黄修柱

黄修柱表示,我国农药管理水平向发达国家看齐,未来还将同步。近两年,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根据行业需求,采取了较多“放管服”措施,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在优化评审流程方面。改“串行”为“并行”,提高评审效率;理顺逻辑关系,实现评审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在规范评审行为方面。制定评审岗位、集中评审场所、系统运维及资料运转管理办法;建立“三级会商”制度,保证评审质量。在提升服务水平方面。建立补资料制度,提供技术审查过程中补充资料入口;建立复审绿色通道制度,开通否决产品再次申请登记快速通道;设立农药登记技术咨询邮箱,今年3月实施以来,已回复415个问题,得到企业的普遍认可。在严格监督管理方面。建立技术审查监督实施办法,落实“两个责任”,督促检查各项制度落实。

黄修柱强调,下一步,将强化农药登记评审、持续改进农药经营体系、升级农药登记试验单位、推动农药科学高效使用。在强化农药登记评审方面,构建协调完善的农药登记管理体系、不断强化农药管理技术支撑。将进一步规范农药登记资料审查和评审程序,开辟生物农药、特色小宗作物用药、油菜扩种用药的登记绿色通道;重点关注新农药新技术,如纳米农药、RNAi农药、食诱剂、转基因作物适配药剂、飞防用药技术等,针对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进行专业化管理。在持续改进农药经营体系方面,将优化经营网点布局;创建标准化门店,到2025年创建农药经营标准化服务门店1万家;创新经营服务形式,鼓励农药生产企业开展直销服务;规范互联网经营行为,完善农药网络经营许可制度,建立网络经营行为负面清单,实施实名购买、溯源管理。

此外,在升级农药登记试验单位方面,强化农药国际数据互认,加强认定后监督检查,持续加强技术和试验体系的交流和培训。在推动农药科学高效使用方面,构建精准减量导向的应用体系、强化农药风险管理、加强科学用药的培训推广。

5.jpg 

三、2024年市场预测:总量稳、结构变

会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防治处处长刘万才发布了全国植保植检年度重大信息并预判了2024年农药市场走势。

6.jpg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防治处处长刘万才

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和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4年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全国发生面积20.4亿亩次,比2023年和2018年均值分别增加15%、11%,将对70%以上的粮食作物产区构成威胁。需重点关注小麦“四病一虫”(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茎基腐病、蚜虫),水稻“三虫两病”(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玉米“四虫两病”(草地贪夜蛾、粘虫、棉铃虫、玉米螟、南方锈病、大斑病)以及马铃薯晚疫病、草地螟、蔬菜蓟马、大豆根腐病。

“十四五”以来,种植业农药使用从总体看,总量稳中有降,2021—2022年农药使用总量由24.8万吨下降到2.4万吨。各大类农药产品稳中有变,高效、低毒农药主打,2021—2022年微毒、低毒农药使用量约占86%,高毒农药不足1%。

预计2024年种植业农药使用量需求与2023年基本持平,总体趋势呈现“总量稳、结构变”的特点。

总量稳——一是施用农药仍是我国“虫口夺粮”的主要方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需求;二是我国重大病虫害多发重发频发,国家鼓励和支持“一喷三防、一喷多促”等预防性和应急性防控用药;三是农作物病虫害抗药性发展呈加速上升趋势,用药量趋近登记用量上限。

结构变——一是生物农药用量将继续上升。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趋严,绿色防控的深入推进,绿色防控面积增加,生物农药需求旺盛,用量会有所上升。二是各大类农药有升有降。全国杀虫剂用量随着“防早治小”的理念深入农心,会有所下降;杀菌剂用量因国家鼓励“一喷三防、一喷多促”将有所上升;除草剂因土地流转加快、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草害趋重,用量将继续上升;植物生长调节剂未来几年随着大面积提单产行动,需求会明显增加。三是经济作物用药量将下降。蔬菜、果树类用药结构将趋于高效低残留、低用量农药,相关高效农药的需求旺盛。

刘万才指出,2024年病虫防控主要有三个重点工作:

第一,组织开展“虫口夺粮”行动。围绕稳粮增油中心任务和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继续组织开展“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和病虫防控 “百千万”技术指导行动,推技术、提防效,提单产、促丰收。

第二,组织开展“双百遴选”活动。在全国果菜茶优势区、主要粮油产品生产基地,实施部省共建,遴选建立100个绿色防控示范基地,遴选发布和推广应用100项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第三,大力推广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按照中央—号文件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 等要求,大力推广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


人划线

 

 




  • 展览展台
  • 展厅展示
  • 自办展会
  • 道田资讯
  • 友情链接
苏ICP备2022035005号-2 025-58782226